(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基金股票的朋友一定知道,最近整体行情有一定回暖。我们也时常能在公众号、微博乃至抖音等平台上看到关于所谓“股神经验分享”、“手把手教学”、“优质股推荐”等广告,那么这里面究竟是真是假,真的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我们来看看近期发生的一个案子:
今年3月份,市民陆女士接到自称是某证券公司客服的好友申请,而陆女士恰好是这家公司的客户,便通过了申请并在对方介绍下加入了一个股票推荐群。在群中所谓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师”的大力推荐下,陆女士下载了一款投资APP,同时将20余万元资金转入该平台。之后几周,陆女士发现“讲师”推荐的股票经常下跌,即使偶有收益,平台也会以“当日出金只能是投资的10%”为由限制资金取出。到了5月份,陆女士账户资金已折损大半。她打算退出平台时,却发现已经无法登录,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即向上海长宁警方报警。
(图片来自网络)
不仅仅是上海,近期全国各地也发生了多起通过搭建股票投资诈骗平台骗取投资的案件。那么实际上,上述行为已然涉嫌违法犯罪。
首先,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的网络荐股行为属于非法荐股。未具备相应资质而在各大平台上推荐股票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关于“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所述的“未经批准,擅自设立证券公司或者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的”行为。
其次,通过虚假平台荐股诈骗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投资平台,隐瞒无荐股资质的事实,以荐股名义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构成《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所规定的诈骗罪。
(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通过卖会员等手段实施荐股诈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投资人也有一定的警惕意识。但近期出现的假平台荐股诈骗却是让人防不胜防,这些假平台往往都注册了正规公司,招聘了诸多业务员,甚至有严格的培训和管理制度。那么基于不断更新进化的犯罪手法,我们该如何进行防范和识别?
一是要仔细核查相关机构是否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资质。可以通过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确认相关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图片来自网络)
二是要高度警惕,切勿向对方个人账户汇款。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请果断拒绝。
三是投资者应自觉远离以高收益为诱惑的非法投资咨询机构,切勿被非法分子高收益、高回报的虚假信息蒙蔽双眼,时刻保持理性投资心态。
最后还是要再次强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供 稿 | 梁圆圆律师团队
排 版 | 肖宇珊
核 稿 | 苏慧英
审 定 | 刘雅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