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企业为了图方便,喜欢通过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股东、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来发放工资,或者以此种方式来避税、规避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还有部分企业为了防止员工跳槽,会扣下一部分工资攒到年底一起发,这些操作都会产生私对私、公对私账户大进大出的交易。新政策实施后,大额现金来往必须要进行登记,用个人账户来发工资已不再是便利,而是“麻烦”,各种企业异常会更加容易识别出。企业与个人账户混同不仅可能会产生纳税计数方面的误会,也可能被检测出经营异常,被追究法律责任。
二、私人账户避税已不可行
除了给员工发工资的便利外,企业使用私人账户也可逃避一些企业税。有了银行大额业务交易信息后,大数据比对可以锁定这些私人账户是哪个企业在使用。再加上现在企业信息公开透明,企业的法人身份真实性、企业经营状态等都一目了然。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股东通过私人账户逃税避税的行为会更加容易查出。
三、企业开发票需更谨慎,防止扣上“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罪名
为了维护金融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现在规范纳税、反洗钱已逐渐形成健全的机制,企业和个人应切实依法履行义务,提升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