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
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郑子殷律师:以标准、监管、透明破局,重建消费者信任
发表时间:2025-09-26

近日,罗永浩与餐饮企业西贝”预制菜之争”,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争端随着罗永浩不再追究、西贝公开道歉而暂告一段落。但这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论并未结束。我们在这场热议中寻找治理良策。如何更清晰界定预制菜标准?如何减少信息不对称?如何在便捷服务的同时确保督饮品质?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子殷律师就相关话题接受珠江调查栏目采访。



1

关于预制菜争议的本质分析


1. “定义明确”与“认知模糊”的冲突


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只要符合国家四严标准的食品安全法(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它和其他食品一样,都是可以出售的。其实国家对预制菜有明确定义,就是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严禁添加防腐剂的预包装菜肴。亦有报道称,市场监督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但西贝卖的是不是预制菜,目前仍未有权威发布。但消费者与行业之间存在认知鸿沟:  从消费者视角:普遍将“预制菜”等同于“料理包”或“即热食品”,认为其与“现制现做”“新鲜烹饪”对立,甚至联想到添加剂过多、营养流失等问题。行业视角:餐饮企业往往将“部分预处理”(如预切配菜、半成品调料)与“核心工艺现制”结合,认为这类操作属于“技术升级”,不应简单归为预制菜。这种认知差异导致对判定标准产生分歧。


2. 商业效率与消费体验的矛盾


预制菜的优势(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与消费者对餐饮的核心诉求(新鲜、健康、个性化)存在根本性矛盾:  商家逻辑:餐饮业面临人力、租金成本上升的压力,预制菜可标准化流程、扩大连锁规模,是行业趋势。  消费者逻辑:支付餐厅溢价时,期待的是“手艺”和“锅气”,而非工业化产品;若预制菜未明确告知,易引发信任崩塌。争议的深层本质是工业化餐饮模式与传统饮食文化价值的对抗。


3. 监管滞后与市场发展的脱节


虽然预制菜定义已明确,但配套法规(如强制标识、分类标准)尚未完善,导致实际场景中难以区分“全流程预制”与“部分预制”,给了企业模糊操作的空间。


2

推动预制菜健康发展的建议


1. 在管理层面,要建标准、强监管、促透明


预制菜成为百姓关切,建议在食品安全法修法中设立专章,并尽快出台国家标准:明确预制菜的原料、营养标签、保质期等要求,区分“即热”“即烹”“即配”等级别。强制标识制度:要求餐饮企业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如“本店XX菜品含预制加工环节”),保障消费者选择权。建立追溯体系: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预制菜从原料到餐桌全链条追溯,增强公信力。


2. 在生产厂家层面,要做好技术升级与伦理自律


研发保鲜技术(如超低温锁鲜、新型灭菌工艺),减少营养流失。差异化产品设计:针对家庭、餐饮、外卖等不同场景开发定制化产品,避免“一刀切工业化”;主动公开生产过程和检测报告,参与行业白皮书制定,塑造透明化形象。


3. 平衡效率与体验


通过科普宣传(如后厨开放日)解释预制菜的制作过程和安全性,同时承认其与传统烹饪的差异,避免误导性营销。建立用户评价系统,收集对预制菜口感、健康的反馈,反向推动产品迭代,促进动态反馈机制。


4. 预制菜行业需摆脱“廉价替代品”标签,做好文化价值诠释,重新挖掘新场景价值


比如家庭场景中推广“五分钟还原餐厅菜”的便捷性;应急场景中强调其在防灾储备、偏远地区饮食保障中的作用;通过联名厨师/IP打造“高端预制菜”,重塑消费者认知。


预制菜争议是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信任重构期。解决矛盾的核心在于通过透明度重建信任,通过技术创新弥合体验落差,通过分类管理满足多元需求。只有让消费者拥有充分知情权与选择权,行业才能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竞争”。



郑子殷 律师

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从业超过30年,是知名的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专家。


曾获主要荣誉:

2024年,获评广州市政协“2023年度优秀市政协委员”、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2023年度家庭教育公益人物、获广州市律师协会2023年度优秀委员会主任

2023年,获广州市政协2022年度广州市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政协提案(2个)、在广州市律师协会“30年30人30所”活动中获评为“暖·服务为民榜样”、获广东省律师协会优秀委员会主任

2022年,获凤凰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人物入围、2021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和广州市最美志愿者、广州最美慈善家庭


2021年,获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2017-2021年度全省优秀律师、广州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获广东好人、广州最美志愿者、广州十优律师


2019年,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2018年,获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形象大使、广州市律协“最美律师”


2017年,获第五届广东省志愿服务金奖 、首届律界公益榜公益爱心优秀奖、广州市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广州市慈善榜最具影响力慈善人物


2015年,腾讯大粤网、腾讯公益“2015时尚公益盛典温暖人物奖”

声   明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一定正确,本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如需转载原创文章,或因部分转载作品、图片的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通过留言方式联系本公众号运营者。谢谢!




图片


图片

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成立于二〇〇二年一月,二〇一二年被评为“广州市十佳律师事务所”。二〇一七年改制成为“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自开办以来涉足的业务广泛,包括:房地产与城市更新、金融、知识产权、执行与资产处置、建设工程、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和刑事合规、刑事辩护、立法与行政法律事务、涉外法律、劳动与社会保障、婚姻家事、商事争议解决等法律业务,能在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诺臣”喻意“已诺必诚”的职业素养和服务精神。而“LAWSONS”取意“法律众子”,表达了诺臣人对法律公义的敬崇之心。

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一直秉承诚信、专业、审慎、智慧的信念和态度,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权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做到智圆行方,已诺必诚。

图片


供   稿 | 郑子殷律师团队

编   辑 | 黄晓瑜

审   定 | 刘雅滢